当心子宫内膜“不安分”!

  “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个曾令我们陌生的妇科疾病名词,正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真想不到,一贯“低调”的子宫内膜居然也会在某一天“集体造反”——不规规矩矩地待在子宫里,服从雌激素的调遣,履行它每月一次被经血冲脱的职责,却偏要溜达到宫腔外扰乱秩序。

  诊室外来了个年轻女孩,怯生生的。我问她哪里不舒服,她一个劲儿地说她得了怪病。怎么怪呢?在我追问下,她才道出原委。原来她一来月经,肚脐就跟着疼,而且还红红的,好像出觑似的。听完她的描述,我检查她的肚脐,发现上面长了一个5~6毫米长的小肉疙瘩。看上去红红的,果真像出血一样。我问她现在来月经没有,她说来了。于是我心里大致明白了,怀疑她患了临床上常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而且还是异位到了极其罕见的部位——肚脐。

  我告诉她:“这种现象,是子宫内膜异位到你的肚脐,像来月经一样,肚脐上的小肉疙瘩也会周期性出血。”

  女孩一脸茫然“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啊?”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包括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可引发痛经、周期性出血、性交痛、不孕及结节性包块等症状。”

  “我没结婚也会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吗?”女孩问。

  “女性的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但高峰年龄为26-35岁。在育龄妇女中,这个病的发病率高达10%,且有明显上升趋势。”

  女孩还是不解:“为什么我的子宫内膜会异位到肚脐呢?除了肚脐,它还会异位到什么地方?”

  我耐心解释:“其实这个病的病因至今还是一个难解的谜。不过,它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怀孕或使用激素抑制卵巢功能,可暂时阻止它的发展,因而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被认为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多数异位于盆腔脏器及腹膜,其中最常见的是异位到卵巢,临床称之为卵巢巧克力囊肿。若异位于子宫肌层,则称为子宫腺肌症。此外,子宫内膜还可异位于宫颈、会阴侧切口或腹壁手术切口(如剖宫产术)等处:其他部位如肚脐、膀胱、输尿管、肺、胸膜、乳腺、淋巴结,甚至四肢、中枢神经等处也可发生,但极为罕见。事实上,除了脾脏外,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存在。”

  女孩点点头:“医生,我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可是,你光凭看那么一眼,就能肯定我得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吗?”

  看来她还挺爱动脑筋的,我笑着继续说:“根据你的病史、症状、体征,加上我的医学知识,可以初步诊断你所患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当然,临床上还可进行一些影像学检查,如B超、盆腔CT及HR(磁共振)等,以及抽血检查(血CA125检查:意义不大,但是如果异常升高,应注意恶性变的可能)来确诊。但是最终确诊还得靠腹腔镜,它可以直接看到病灶;必要时,还能对病灶进行手术切除。”

  “那么治疗就只能用腹腔镜吗?我听说很贵的哦!”

  “这个嘛,具体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方面。还可把药物与手术相结合。药物治疗一定要听医生的,不可私自用药:至于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不能缓解症状,或迫切要求生育的患者。腹腔镜手术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治疗方法,所以它那么贵也就不奇怪啦!根据你的情况,我建议你把病灶切除,术后再加药物巩固一段时间。”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