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不规则出血小心子宫肌瘤

  樊小姐30多岁,也在经期过后出现了持续性阴道不规则出血,而且感觉下腹胀气和疼痛,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子宫肌瘤。

  专家介绍,在子宫肌瘤患者当中,有一部分病人表现为周期性阴道出血,主要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还有一部分则表现为持续性或不规则出血,并且不少人同时感觉到下腹坠胀、腰酸背痛及腹痛,当肌瘤较大时,可因压迫膀胱或直肠引起尿频、便秘等症状。如果长期阴道出血还可能发生贫血,所以一旦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是经期明显改变、月经量异常变化,最好及时就医。

  导致子宫肌瘤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子宫肌瘤占位使宫腔变形,面积增大;

  2、子宫肌瘤妨碍了子宫的正常宫缩;

  3、子宫肌瘤生长和压迫造成子宫血管的改变和盆腔的慢性充血,并发子宫内膜增生及内膜息肉形成;

  4、子宫粘膜下肌瘤;粘膜下子宫肌瘤易坏死,感染导致出血;

  5、接近子宫肌瘤的内膜中常见大血管,周围有丰富的血运。

  区别子宫肌瘤出血和经期出血

  不少女性朋友都十分关心这个问题。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是子宫出血,大量出血是子宫肌瘤造成的,或长期的经量过多、经期过长以致贫血。半数或更多的患者,子宫肌瘤较大或是合并子宫内膜增殖等都有可能引起出血,而且不同原因引起的出血表现也各不相同。而经期出血与此是完全不同的。

  子宫肌瘤引起的出血其中以周期性出血(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者月经周期缩短)为多,约占2/3;而非周期性(持续性或不规则)出血约占1/3。出血主要由于肌壁间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引起、周期性出血多发生在肌壁间肌瘤。而黏膜下肌摘则常常表现为不规则出血,浆膜下肌瘤很少引起子宫出血。

  子宫肌瘤引起出血的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出血量和性质主要取决于肌瘤生长部位,而与肌瘤大小和个数并不完全相关,一个较大的浆膜下肌瘤可不发生子宫出血,而一个很小的黏膜下肌瘤却可引起让人难以置信的大出血。黏膜下子宫肌瘤导致子宫出血的更主要原因在于黏膜下肌瘤影响子宫收缩,同时极易导致感染、水肿、坏死,这样不仅会加重经期出血,而且可能出现不规则出血、排液等,甚至长期琳漓不净。所以,在各类肌瘤中,黏膜下肌瘤最易引起出血,几乎达100%,而肌壁间肌瘤和浆膜下肌瘤分别为74%和36%。

  月经量过多或者经期延长据可单独存在或合并出现,若与月经周期缩短(过频)同时存在,则可在短时间内丢失大量血液而致严重贫血、乏力、心悸等症状。

  子宫肌瘤 选切还是不切?

  子宫肌瘤一定要做到因“瘤”施“术”或因“人”施“术”:一般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生育情况等,来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法,肌瘤只要是良性的,我们都可以为患者保留子宫,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患者肌瘤有60、70个,但该患者还没生育,为了保留患者的生育,我们依然为患者保留了子宫,同时去除了肌瘤。

  接近绝经 肌瘤或自然萎缩

  子宫肌瘤的确切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清楚,据临床观察发现其与局部高雌激素有关。一旦发现了子宫肌瘤,也不必过分担忧,至于需不需要治疗、该采用何种治疗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肌瘤的大小、生长部位和有无症状来决定。若肌瘤小且无症状,对身体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通常不需要治疗,尤其是接近绝经年龄的患者,雌激素水平低,肌瘤可自然萎缩或消失,但需每3~6个月复查一次,如复查发现肌瘤增大或症状明显时,再考虑进一步治疗。但如果B超发现子宫大小超过妊娠子宫2.5个月大小以上或症状严重致出血较多并继发贫血的患者才考虑手术治疗,如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而对于子宫增大在妊娠子宫2个月大小以内、症状不明显或较轻并且近绝经年龄及全身情况不能手术的患者,则给予药物治疗。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症状诊断 阴道出血 子宫肌瘤